重磅全文|中國安防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引 言
安防行業是利用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實體防護、違禁品安檢、入侵報警等技術手段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防范應對各類風險和挑戰,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重要的安全保障性行業。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物特征識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安防行業快速融合應用,有效支撐了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建設,為創新社會治理、實現“中國之治”做出了重大貢獻。“十四五”期間,黨和國家提出了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宏偉目標,各級政府將深入推進新型平安城市、社會治理、智慧城市等重大項目建設,實施城市大腦、平安鄉村、智慧社區等重大工程,我國安防行業又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引領我國安防行業加快技術創新、深化市場應用、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行業管理部門指導下,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組織編制了《中國安防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一節 背景與現狀
“十三五”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我國安防行業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加強創新驅動,突破傳統應用范疇,提升服務品質,涌現了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平安中國、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動下,在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主導的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帶動下,我國安防行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的勢頭,產業規模邁上了新的臺階,技術進步超過預期,市場應用深度推進,一批骨干企業快速崛起,行業融合轉型加速,并有效應對了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影響,比較圓滿地完成了《中國安防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的各項主要任務,為未來中國安防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 產業保持中高速發展,規模實力明顯增強
“十三五”期間,我國安防行業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實體防護、違禁品安檢、入侵報警、服務運營等各個領域獲得了全面發展。據中安協初步統計:到2020年底我國安防企業達到3萬余家,從業人員170多萬人;2020年安防行業總產值約達到7950億元,實現增加值約為2650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0%以上。在行業總產值中,視頻監控約占55%,出入口控制約占15%,實體防護約占18%,入侵報警約占5%,違禁品安檢約占4%,其他約為3%。
二、 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推動了產業鏈質量提升
“十三五”以來,我國安防行業極大增強了科技創新投入和研發力量,形成了從上游算法、元器件、芯片研發,到中游產品設計制造,再到下游系統集成、運維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體系。同時,產業鏈重心開始往中高端轉移,頭部企業紛紛布局高端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設計及核心技術領域,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加強智能視覺與物聯網應用技術、立體化感知與風險預警技術的研發,在5G通信、人工智能感知、機器學習、物聯網、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多功能智能化裝備等關鍵技術,以及高通量安檢技術、機器人、無人機等方面都有了質的突破,安防行業已成為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最成功的應用領域之一。目前我國安防行業在前端感知與邊緣計算、智能分析預警等方面已處于世界領先的位置,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使產業鏈質量獲得了較大提升。
三、 各類應用廣泛推進,拓展了國內外市場空間
“十三五”期間,安防市場需求帶動行業創新,技術進步推動產生新的需求。安防技術快速進步不僅有效支撐了“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建設,拓展深化了安防新場景應用,而且加速融入了智慧城市,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產生了不少市場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成為了城市高效管理、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技術支撐。行業融合步伐加快,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行業安防應用快速發展,智慧社區、智能家居等民用安防消費有了可喜的增長。國際市場也有較大拓展,一些領軍企業逐步實現了從產品走出去向整體解決方案走出去的轉型,樹立了自主品牌形象。
四、 骨干企業快速崛起,構建了新的產業格局
“十三五”期間,受益于國家持續推動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骨干企業抓住戰略機遇,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綜合實力快速提升,一些企業視頻安防設備銷售額已居全球前列,在出入口控制、違禁品安檢、實體防護等領域也形成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與此同時,隨著技術融合、系統融合的快速發展,許多實力強大的信息通信、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以及網絡服務商加入安防行業,這些企業以優秀的算法、架構、算力等融合安防場景應用,促進了行業智能化深度轉型,同時也影響塑造了新的產業格局。
五、 政策保障力度空前,行業管理改革深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規劃建設全天候視頻聯網監控系統被列為中央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規劃進行專門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對主要道路、交通樞紐、城市公共區域的重點部位,以及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安裝使用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等技防設施作出明確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平安中國建設規劃》以及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都對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技防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原中央綜治辦、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9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發展目標和各地區各部門的建設任務。這一系列對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涵蓋了長期發展目標、階段重點任務、具體建設內容等各個方面,不僅將這項工作放到了平安中國建設的總體布局和戰略高度上加以部署推進,而且從中央到部、省、市、縣層層落實建設任務和保障措施。
此外,圍繞城市安全、城市交通、校園安全、智安醫院、智安社區等熱點領域建設,許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法規與規范性指導文件。
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改革總體要求,不斷深化“放、管、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健全了行業法規、標準、檢測、認證等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指導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促進了市場秩序向著良好規范的方向發展。“十三五”期間,主管部門及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大力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組織國家及部級實驗室、科研院所、業界企業等相關單位制修訂了GB/T28181《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5724《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GB35114《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信息安全技術要求》、GB37300《公共安全重點區域視頻圖像信息采集規范》等100余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安防協會團體標準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安防工程檢測、產品認證等合格評定工作積極有序推進,安防工程企業設計施工維護能力評價工作全面展開,基本形成了行業監管和自律性管理體系,為促進安防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二節 機遇與挑戰
一、 發展機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又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期間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五年既是安防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是產業鏈質量再獲提升的重大機遇期。首先,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的需求和期盼,黨和政府著力推動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將進一步帶動新一輪系統產品升級換代和深化應用,拉動安防需求。其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新基建工程項目等內生需求旺盛,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提升、融合化創新將步入快車道,與此緊密相關的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環保、智慧社區、智安小區等將成為新的市場熱點。第三,由我國倡議并帶動實施的“一帶一路”建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將帶動安防國際合作和貿易實現新的增長。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已形成了完善的安防產業鏈體系,發展成為了世界安防產品制造中心和最大的安防產品應用市場,伴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未來我國安防產業將向著“中國創造”高水平發展階段邁進,與此同時產業生態正在深刻變革,“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快速調整優化,新興服務模式蓬勃發展,正處于難得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窗口期”。
二、 面臨挑戰
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社會治安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影響廣泛深遠,安防行業面臨著許多新矛盾、新挑戰。一是我國仍處在公共安全事件易發、頻發、多發階段,公共安全問題復雜性加劇,網絡犯罪、新型犯罪增多,突發事件防控與處置難度加大,加上防災減災救災等非傳統安全風險疊加,對安防產品性能、功能要求越來越高。二是經濟全球化遭遇逆襲,國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產業分工出現了本地化、區域化和分散化的趨勢,我國安防核心芯片、器件的設計及制造、基礎操作系統、軟件工具等方面對外依存度較高,產業鏈與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三是安防產業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制造業大而不強,集成施工企業小而分散,安防服務業相對滯后,一些缺少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生存日趨艱難。四是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亟待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智融合、行業融合模式創新和市場應用能力的提升。五是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依然嚴峻,個人信息隱私保護成為了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堅持創新驅動,擴大開放合作,在前行中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尋求新的突破。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和國家總體安全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國內大循環,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堅持創新驅動,瞄準世界安防科技前沿,加大科研投入,加強科技攻關,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堅持市場導向,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堅持開放合作,深度融合相關行業技術與需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堅持統籌協調,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堅持綠色發展,在節能、減排、污染物治理等方面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在原材料生產、產品制造、系統運行各環節加大節能技術攻關,有效降低能耗;堅持安全可控,立足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筑牢產業鏈與供應鏈根基。促進我國安防行業實現產業升級、結構優化、應用拓展,綜合實力邁上更大的臺階,為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節 發展目標
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總目標,全面推進安防行業進入智能時代。在核心技術、產業升級、理論研究等方面實現質的突破;在結構優化、應用拓展、行業管理等方面做出新的成效。
一、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骨干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值(R&D)達到8%以上。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安防服務業,到2025年服務業收入所占比重達到13%。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壯大骨干企業群體,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建成網絡健全高效、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繁榮、平臺創新活躍、應用智慧豐富、學科設置完備、安全基礎穩固的創新型安防產業體系。
二、 突破一批核心技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原始性基礎性創新,實現智能感知、智能認知等關鍵技術的新突破,集中科研力量在預測預警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網絡安全等關鍵領域部署研究一批重大核心技術,盡快補齊產業短板。
三、 做大做強做優安防企業,創立中國安防品牌
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推動安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現代安防服務業發展,樹立安防服務品牌;做大做強安防系統集成工程企業,實現產業轉型,提高產業集中度。
四、 推動智能化廣泛應用,全面拓展市場空間
繼續推動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項目的后續建設,以新基建為契機,以“智建、智聯、智用、智防、智服”為主線,有效提升智能化應用水平,全面服務國家、行業、民用安防項目需求,為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城市、無人駕駛、車城網等提供技術支撐。“十四五”期間安防市場年均增長率達到7%左右,2025年全行業市場總額達到1萬億元以上。
五、 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
積極參與構建國際經濟大循環,發揮安防產品定制、解決方案應用領域細分等有利條件,逐步擴大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優勢,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加強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反壟斷訴訟相關問題的研究,積極推動產品走出去、標準走出去、服務走出去,實現從“跟隨、并跑到領跑”的轉變。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提升中國安防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促進一批安防企業進入全球安防行業100強。
六、 加強質量監督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
著力加強行業標準化工作,形成系列配套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新的認證模式及產品,提升安防檢測能力和水平,保障安防產品及項目品質。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及自律管理,促進行業形成規范有序、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七、 加強安防理論研究,構建現代安防理論體系
加強現代安防的基本概念、基本架構、核心功能、技術體系、應用模式研究,探究數字化轉型為安防應用帶來的理論與實踐變革,以數字經濟理論詮釋現代安防產業,重新構建安全防范理論、知識體系,形成完備的專業學科,更好地服務支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及社會治理能力提升。
- 上一頁:江西民營企業已達112萬家!
- 下一頁:沒有了